更新时间:2025-02-17点击:345
宏观调控是指国家通过调整经济政策,对经济运行进行引导和控制,以达到稳定经济增长、调整经济结构、控制通货膨胀等目标。期货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价格波动直接反映了市场供求关系和投资者预期,期货市场在宏观调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。
案例一:我国2016年期货市场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”政策
2016年,我国政府提出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”政策,旨在通过去产能、去库存、去杠杆、降成本、补短板等措施,优化产业结构,提高经济增长质量。在期货市场,这一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 1. 期货品种扩容:为满足市场需求,监管部门批准了多个期货品种上市,如动力煤、甲醇等,以丰富市场交易品种,提高市场流动性。 2. 期货市场交易规则优化:降低交易成本,提高市场效率,如放宽涨跌停板制度,引入套期保值机制等。 3. 期货市场风险管理功能强化:加强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联动,提高期货市场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。案例二: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期货市场的影响
2008年金融危机后,美国实施量化宽松政策,通过购买大量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(MBS)等资产,向市场注入流动性。这一政策对期货市场产生了以下影响: 1. 期货价格波动加剧:由于流动性增加,期货市场波动性加大,投资者交易活跃度提高。 2. 期货市场投机性增强:量化宽松政策导致市场利率下降,投资者转向风险资产,期货市场投机性增强。 3. 期货市场风险管理功能提升:量化宽松政策背景下,企业、金融机构等风险偏好提高,期货市场风险管理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。1. 信息传递机制
宏观调控政策通过影响期货市场信息,引导投资者预期,进而影响期货价格。例如,政策调整、经济数据公布等都会对期货价格产生影响。2. 风险管理机制
宏观调控政策通过优化期货市场交易规则、降低交易成本等手段,提高期货市场风险管理功能,降低市场风险。3. 供求关系调节机制
宏观调控政策通过调整产业结构、优化资源配置等手段,影响期货市场供求关系,进而影响期货价格。4. 投资者心理预期机制
宏观调控政策通过影响投资者心理预期,引导市场情绪,进而影响期货价格。